深入学习贯彻保密法 努力开创我市保密工作新局面

2010-11-02 18:43
发文单位
武汉市保密局
发文字号
发文日期
2010-11-02 06:43
效力状态
有效
索引号
000014349/2020-883015
主题分类
保密工作

市委常委、市委秘书长、市委保密委员会主任彭丽敏

 

  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保守国家秘密法》(以下简称保密法),将于今年10月1日起施行。新修订保密法的公布实施,对于全面加强新形势下保密工作,更好地维护国家安全和利益,保障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顺利进行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近年来,武汉市保密工作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认真贯彻执行保密法和党的保密工作方针政策,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开拓进取,求真务实,重点加强党政机关和军工科研生产单位、保密要害部门部位、国家统一考试、政府信息公开、计算机信息系统等方面的保密管理,取得了显著成绩,为确保国家秘密安全,促进我市经济健康发展与社会和谐稳定作出了积极贡献。但也要看到,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全市保密工作与新形势的要求还存在一定的差距。全市各单位和广大干部群众一定要站在依法治国基本方略、维护国家安全和利益的高度,以贯彻落实新修订的保密法为契机,进一步解放思想,扎实工作,努力开创我市保密工作新局面。
  进一步加强宣传教育,筑牢保密思想防线。加强保密宣传教育是推动保密工作开展的有效保障。全市各单位要以增强领导干部、广大涉密人员、公务员和保密干部的保密意识为重点,以保密形势、保密方针、保密法规、保密管理和技术防范等为主要内容,广泛深入地开展保密宣传教育。最近全市开展的“保密承诺书签订人员知识竞赛”活动,有三万余名领导干部和涉密人员参加,为学习贯彻新修订的保密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下一步,要继续充分发挥党校、行政学院开展领导干部保密教育培训的主阵地、主渠道作用,把保密教育培训纳入各级党委(党组)中心组学习内容,把保密教育培训与落实保密工作领导责任制结合起来,切实提高履行保密工作领导和管理职责的能力和水平。要坚持和完善我市涉密人员培训持证上岗制度,不断提高涉密人员的保密知识和技能。要加强初任公务员保密知识培训,增强履行保密责任的意识和能力。要不断完善我市保密干部岗位培训制度,着力提高依法行政和依法管理的能力。同时,要面向全社会,努力推动保密宣传教育进机关、进乡村、进社区、进学校、进企业、进单位,增强广大市民维护国家安全和利益的意识。要通过开展生动活泼、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保密宣教活动,使新修订的保密法及有关保密知识深入人心,形成自觉学法、守法、用法的良好社会氛围,筑牢保守国家秘密安全的思想防线。
  进一步完善保密制度,提升规范化管理水平。制度建设是实现保密管理工作法制化、科学化、规范化的有效保证。近年来,我市不断加强和完善保密制度建设,为提升保密工作规范化管理水平起到了积极的作用。新修订保密法的颁布实施,既为我国保密法律法规体系的完善奠定了基础,也为我市进一步完善保密制度建设创造了条件。全市各单位必须高度重视制度创新和建设,进一步健全完善领导干部保密工作责任制、定密责任人制度、保密要害部门部位管理制度、涉密信息系统管理制度。要着手研究保密行政许可、行政审批方面管理制度,依法履行军工企业保密资格审核、涉密信息系统审批、涉密工程审批等保密管理职能。不断增强保密法规制度的完整性、权威性和有效性,使我市保密工作规范化管理水平再上一个新台阶。
  进一步加大经费投入,增强保密技术防范能力。提升保密技术水平,推进保密设施装备建设是增强保密技术防范能力、实现保密管理现代化的重要举措,也是新修订的保密法提出的新要求。全市各单位特别是党政机关和军工科研生产单位要加大投入,积极应用防泄密反窃密的新技术、新产品,加快保密技防设施设备的更新,切实增强防范窃密手段和发现泄密隐患的能力。尤其是要针对信息化条件下保密工作要求,加大计算机信息系统保密技术防范力度,切实按照要求配备保密设施设备。市、区保密局要加强保密技术检查设备的建设,不断提高我市保密技术检查能力。同时,要注意引进和培养保密技术专门人才,提高我市保密队伍的综合素质。
  进一步推进依法行政,切实维护国家秘密安全。即将实施的新保密法,一方面明确了保密行政管理部门在保密规章制定、定密指导监督、保密检查、泄密案件调查、密级鉴定、处分监督等行政管理职能,为保密行政管理部门履行职能提供了法律依据,另一方面,也对保密行政管理部门依法行政的能力和水平提出更高的要求。市、区两级保密行政管理部门应当按照法律规定,结合我市实际,全面履行职能,要进一步加强保密要害部门部位保密管理,巩固我市推行定密责任人制度的成果,加大计算机信息系统和政务网站的监督检查力度,加强涉密计算机违规上互联网的监控,依法严肃查处各类泄密案件,严厉打击泄露和窃取国家秘密的行为。要尝试建立全市保密“红黑榜”管理机制,按照有奖有罚、奖罚分明的原则,对各单位保密工作的落实情况进行检查考核。要加强全市机关单位保密工作的业务指导和监督,规范保密行政复议,建立健全保密行政执法责任追究和考核制度。市、区两级保密行政管理部门要加强自身建设,不断提高依法行政和依法管理的水平,切实维护国家秘密的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