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胜脱贫攻坚 圆梦小康乡村

2021-01-22 14:07
来源: 市国家保密局

凤凰潭的水清了,村头的古桥笑了,塆塆修通了水泥路、安装了健身器材,水渠修缮一新,自来水流进了每家每户,主干道的路灯亮了,1000的文化健身广场站在村部门口守望着南来北往的村民,96亩的黄金茶基地……清明时节,满山金黄的茶叶与油菜花随处可见。在2015年10月——2020年12月期间,武汉市国家保密局作为驻新洲区李集街刘溪村精准扶贫工作队队长单位,与队员单位武汉交通工程建设投资集团和武汉市公安局新洲区分局共同努力,立足该村实际,以党建为引领,带着真情实感,多措并举,真抓实干,真扶贫,扶实贫,善作善成,于2017年12月完成了贫困村出列,16户贫困户62人摘帽任务;2020年12月实现了“完胜脱贫攻坚,圆梦小康乡村”为奋斗目标的伟大梦想。

一心向党 情暖民心

农村富不富,关键看支部。武汉市国家保密局和其他帮扶单位领导班子成员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扶贫开发重要思想,提高政治站位,始终坚持每年单位班子成员召开两次专题会议,对精准扶贫工作进行研究和部署。武汉市国家保密局的李德民和陈敏两任局长每年至少两次到村走访贫困户,现场解决精准扶贫工作存在的问题。局分管领导周江洪每季度到村开展扶贫调研。以实施党建引领奔小康,带着对党的忠诚、为民的深情抓脱贫,推动脱贫攻坚各项政策落地见效。

以“红色引擎”为统领,筑牢党群连心桥梁。各帮扶单位建立例会工作机制,成立单位一把手为组长,分管领导为副组长,其他相关人员为成员的精准扶贫领导小组,选配选强党员干部担任驻村第一书记和队员,协助村“两委”抓好自身建设,修订完善《打赢刘溪村精准扶贫攻坚战的年度实施方案》和《刘溪村扶贫攻坚五年规划》,强化“红色引领”思想。陆续培养村级后备干部6名,已有2名在2018年11月换届中进了村两委,培育“红色头雁”。村党支部利用每月第一个星期四开展主题党日活动,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以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和“星级争创”为契机,引导党员牢固树立“四个意识”,以钉钉子精神推动党的建设总要求落地见效,激活“红色细胞”。建立健全规章制度,完善村规民约和村务监督委员会运行机制,化解各类村民矛盾,掀起“红色旋风”。指导完善村党组织建好管好用好党员群众服务中心,打造“红色阵地”。利用百姓文化健身广场,广泛开展群众性文化业余生活,繁荣“红色文化”。2018年5月4日,刘溪村荣获“新洲区五四红旗团组织”荣誉称号。连续二年市保密局机关工会配合村妇联在全村先后表彰了18名“五好家庭”、17名“卫生文明户”、畈西塆连续两年蝉联“最美村塆”称号。其中,妇联主席刘望爱和张艳金、张艳萍分别被新洲区表彰为“三八红旗手”和“五好家庭”。

以支部建设为抓手,壮脱贫攻坚主心骨。每年10月,帮扶单位安排各支部党员集中学习精准扶贫相关政策。连续7年“扶贫日”,由帮扶单位主要领导带队组织机关全体党员实地走访慰问贫困户,为贫困户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局机关党委书记彭玉娟积极组织机关各党支部书记轮流到村讲党课,明确1个党支部对应帮扶1-2户贫困户,要求至少1名机关党员干部对应帮扶1户贫困户。连续两年机关各党支部与村党支部联合开展“走进精准扶贫现场”主题党日活动。2020年8月7日,局长陈敏带领机关党委支部在村会议室,与村党员一起过组织生活,并亲自讲党课提要求。组织机关全体党员与村里的党员瞻仰李集街卫星村烈士陵园,重温入党誓词,缅怀先烈,不忘初心,继续前进,拉近了党员贴近群众的距离。

                

以政策宣传为载体,讲好脱贫攻坚故事。脱贫攻坚不是一句口号,讲究的就是“实”。帮扶单位领导班子强化扶贫政策宣传,教育帮扶党员干部真正深入群众,真心依靠群众,真情关爱群众,真诚服务群众,更好地践行群众路线。开展“一户一策”精准脱贫工作,搭建“村两委—党员—农户”群众工作新模式。连续三年结合“六五”普法和今年的疫情防控,帮扶单位相关处室党支部与村党支部开展“精准扶贫 与法同行”送法律下乡活动,重点讲解防范非法集资、人身损害赔偿、如何解决拖欠农民工工资等法律知识、农村土地承包经营纠纷和武汉市抗击疫情法律全知道解决渠道或方式。业务指导处处长蒋敏华、政策法规处处长陈道雄分别就群众身边的档案和保密工作进行讲解和提醒。现场还采取提问、发放宣传单、案例评析等多种形式进行法律知识宣传。特别是20188月底,本村辖区里的华先木业公司老板拖欠村民务工工资跑路,针对此情况,驻村工作队与村两委一起组织本企业职工进行法律知识专题讲座,联系区街劳动监察相关人员进行协调解决,制止了一次大规模上访事件。连续五年开展“爱心妈妈”关爱帮扶,要求做了妈妈的机关女干部(张琪、史岩昆、周琳、华国英等)与驻点村留守儿童结对认穷亲,此典型被国家保密局出版的“保密工作”上引用。期间,武汉市保密局副局长周江洪和夏银堂分别多次带队到村开展六一慰问和扶贫调研活动。驻村工作队积极开展编发宣传册、学习、谈心、座谈、讨论、走访等活动,利用党员村民服务中心,积极向广大农村党员、干部、村民宣传党的十九大和习近平总书记的一系列重要讲话精神。2017年11月16日,在村文化健身广场举办红色文化教育活动,局党总支书记夏捷亲自讲党课,被长江网全篇刊登。2018年2月7 日,举办主题教育活动,局长陈敏在活动上宣传十九大精神,被武汉市扶贫工作杂志全文刊发。充分利用百姓大舞台开展文艺节目与宣传党的扶贫政策相结合的活动,每年新洲区委宣传部组织相关人员到村放电影一周。连续三年,周江洪副局长协调武汉市人民艺术剧院、说唱团、新洲区楚剧团到村开展情系农乡、送戏送文化下乡活动,受到全村百姓的一致好评。驻村扶贫以来,局共办精准扶贫简报50多期,6次信息被上级相关媒体刊登转载。市保密局宣传处处长俞峰与驻村队员秦训琼等相关人员撰写的《多措并举 打赢精准扶贫攻坚战》被湖北保密2018年第3期全文刊发。2017年12月刘溪村贫困村出列时,驻村工作队编写了2017年刘溪村精准扶贫工作资料汇编,对刘溪村和16户贫困户脱贫资料档案进行整理保管。2020年6月,驻村工作队配合局政策法规处完成档案见证扶贫路,聚焦扶贫决胜期宣传资料及光盘,被学习强国引用。



 一心战贫 兴建产业

摸清贫困之根,号准贫困之脉,开好脱贫之方……帮扶单位、驻村工作队与村委会在产业扶贫的主导方向下,采取精准施策,精准发力,整合各类资金200多万元,建成96亩黄金茶基地,提高了产出收益,增加了务工收入,保障了村集体和建档立卡的贫困户持续性稳固脱贫。

精心选准特色产业。201511月以来,武汉市保密局副局长周江洪和市交投集团副总经理文兵、区公安分局调研员黄宽宏多次带队到村调研扶贫产业项目,联系市农科院专家先后两次到村采土取样化验,摸清该村土壤、气候、地形地貌的情况,派专人到淅江安吉白茶种植基地进行考察,借鉴周边贫困村产业项目实施效果。经与街道办事处、村、其他帮扶单位协商,市保密局办公会反复研究,并与其他帮扶单位一起决定,采取种植黄金茶发展村集体经济。期间,新洲区委常委、公安局长吴惟多次到村开展脱贫攻坚调研,要求分局工作队员要大力发挥地方政府优势,配合市派工作队做好特色产业扶贫项目建设。

稳步实施产业项目2016年年初,开始施工建设96亩黄金茶基地项目;5月,组织3名村民到市农科院学习种茶技术;10月,请浙江安吉沈氏茶业公司沈总现场指导村民锄草、打药等田间管理技术。20174月,组织3名村民到淅江安吉黄金茶厂学习采摘、制作和销售技术。期间,20162月,刘溪村被武汉市科学技术协会和武汉市财政局表彰为“科普示范单位”;20173月,刘溪村被新洲区全民科学素质领导小组和新洲区科学技术协会共同表彰为“科普示范村”。市保密局、市交投集团与新洲区公安分局共同努力,多方协调,经街工委和村委会同意,201611月和20178月,通过入股武汉新建总建设集团有限公司60万元、武汉嘉华美装饰工程有限公司10万元分红的方式,确保村集体收入每年达到11.2万元,保证了村集体和建档立卡的贫困户稳固脱贫。201812月至20195月,按照黄金茶抗旱和制茶需要,陆续建成96亩喷灌设施,118.5平方米的茶厂车间,700多平方米的晒场。2020年为茶厂购置制茶机及完善黄金茶基地周边道路建设。2019418日,经帮扶单位多方协调,引进旧街城楼寨茶厂整体承包村集体96亩黄金茶基地,茶厂每年付给村集体老百姓务工不少于5万元,实际每年务工收入达到10万元以上,三年后每年上交村集体收入8万元,随市场经济效益逐年递增,为村集体和贫困户脱贫奔小康打下坚实的产业基础,为村“三乡工程”建设再立新功。驻村第一书记每次到黄金茶基地看日常管理情况时,碰到村民打招呼说“陈书记秦书记你们真是一头犟驴,总算把黄金茶基地产业建起来了,真的不容易,这是刘溪村有史以来的第一次”。

一心干事 暖心排忧

驻村扶贫以来,武汉市国家保密局和其他帮扶单位一起深深扎根耕耘着刘溪村这一片土地,驻村工作队和结对帮扶人走遍了每家每户和村塆,把辛勤的脱贫汗水洒遍了这一片沃土。

民情日记显真情。五年来,秦训琼、陈强和石磊分别被局领导班子选派到刘溪村担任“第一书记”。这是武汉市271个贫困村中的一员,全村299户1088人,其中贫困户为16户62人,村民收入微薄,扶贫任务艰巨。面对陌生的环境和贫困户期待的眼神,第一书记瞬间感到了肩上担子的份量。

“作为一名共产党员,必须认真做好工作,这就是我的初心。”一向兢兢业业的第一书记们先后全身心投入到新的工作之中,他们认真参加村委各种会议,了解掌握村情和民情动态。因村民白天外出务工,他们就晚上加班加点,带领驻村工作队员和村两委成员上门入户开展调查摸底,详细了解村民家中情况和急需解决的问题,经常忙碌到深夜。期间,他们各自写满了一本厚厚的“民情日记”。密密麻麻的字里行间,渗透着他们对村民的关怀和爱心。

真抓实干献爱心。掌握了第一手资料后,他们和其他工作队员一起仔细梳理,每年结合实际情况帮助制定结对帮扶措施、年度脱贫方案,并积极争取各项政策,努力为困难群众解决一些实际问题。走访慰问、修建公路……处处都有他们和帮扶干部来回奔波的身影。2016年7月,一场百年不遇的洪水降临了,作为第一书记的秦训琼和村委会成员、工作队员一起守望在倒水河堤防上,一直坚持了一个多月。2017年11月,第一书记秦训琼的岳父母因病住院,小孩又在读高三,年底面临着脱贫验收,驻村工作队员肖杨的父亲又患上癌症。面对家庭他满心愧疚,他作为子女既没有在床边尽孝,作为父亲也没有好好陪伴在孩子身边迎接高考,作为丈夫更没有在妻子最需要人扛责的时候回到她身边,但面对脱贫验收成绩他的内心是喜悦的,刘溪村脱贫不仅顺利通过省市区各级验收,当年省级考核验收就达到3次,而且在脱贫攻坚年度排名位于新洲区前列。五年来,各级考核验收到村多少次已经记不清楚,但成绩一直是可观的,无一起因政策落实和工作不到位被通报。2018年春节前夕,帮扶干部杨东进为贫困户程伏梅买一件新雨绒服过年,程伏梅深情对村干部说“杨处长真的有眼力,买的衣服真合适,比我儿子儿媳买的衣服还合身”。局副巡视员夏捷同志自己捐助1000元给贫困户游桂菊在自家院子里修厕所一间,还有其他结对帮扶干部(余世勇、肖任等)给贫困户买电视、买食物、书包、捐钱,来表达自己的爱心。2018年5月6 日,一场龙卷风肆虐刘溪村的老百姓,风雨无情人有情,作为第一书记的陈强不顾周末休息及时赶到一线组织村民自救,看望受伤的村民谢金菊。第一书记陈强与80多岁的困难党员林美福结对帮扶,为林美福贫困户捐赠电风扇,他隔三岔五上门嘘寒问暖,有时还自己掏钱买点东西送到老人家里。“说实话,就是自己的儿女,也没他这么尽心尽力。”林美福满怀感激地说。2018年,陈书记还自己拿出1000多元帮助林美福检修漏雨的房屋。2020年5月6日,有着五年扶贫经历的石磊处长一到村就全身心投入到扶贫工作当中,带着泥土的气息走进田间地头,开展不忘初心脚印万家走访调研“两不愁三保障”扶贫政策落实活动,在农村工作的20天,是他人生最累的20天,最终因为劳累过度导致胰腺炎突发而倒在扶贫工作岗位上,时年56岁。经过5年多的精准扶贫工作,2020年村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12000元,比2014年的6900元增长为73.9%,16户贫困户人均可支配收入13209.58元,比2014年的2518.75元,增加10690.83元,村集体收入为11.2万元。

走访慰问送温情。2016年4月市保密局捐赠电脑一台用于村精准扶贫用,8月市交投捐赠空调一台用于村会议室用。市保密局副局长周江洪分别于2017年11月和2018年2月,协调市体育局捐赠健身器材二套,并为村购买一套音响设备;市文化局、科技局开展送文化科技下乡,捐赠图书3000多本。2019年7月,局捐赠旧办公桌椅和保密柜3套,用于村黄金茶厂办公用。2019年市交投集团捐赠1台2匹空调到村卫生室。连续5年春节和扶贫日走访慰问前夕,驻村工作队与村委会一起组织村民代表、党员、各小组组长召开座谈会,讨论确定慰问对象,并由帮扶单位主要领导带队走访慰问村老党员、老干部、困难群众、贫困户,慰问价值约9万多元。每年“六一”儿童节,为每一个贫困户留守儿童送去书包、图书和学习用品。贫困户及配偶生病住院和病逝时,结对帮扶干部送去慰问金500元和慰问品若干。贫困户刘英的儿子林一凡患有紫癜性肾炎,市保密局副局长周江洪协调联系汉阳医院为此小孩捐赠4万多元的爱心药品,每当局领导到他家走访慰问时,小孩奶奶就说“是保密局周局长救了我孙儿,现在我孙儿能够继续上学,一直未休学,他是孙儿最大的恩人”。

一心为民 改善民生

“电未改 水未通 路未修 一到晚上黑通通”。这是局首批下派扶贫干部、时任刘溪村第一书记秦训琼,对刘溪村当时窘境的形象描述。5年来,各级财政共投入700多万元在刘溪村修建生产生活设施和整治村民环境,其中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投入达500多万元。

改善村民生产生活设施2016年3月,完成村里网通工程,光纤光缆进村入户;8月,完成改电工程;10月,完成村部维修;11月,自来水进村入户;12月村卫生室完工。2017年11月,由武汉交通工程建设投资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毛爱方、总经理陈顺平亲自抓,综合部部长胡娟具体协调援建的1000余平方米的村文化健身广场完工。2018年11月,全村安装太阳能路灯105盏。2019年8月完成村老年人互助照料服务点。2020年为改善人居环境,全村对下水道进行改造,为村民排污创造有利条件。截止2020年,刘溪村修建水渠3050余米,硬化修路3480余米,修石渣路1500余米,修各类桥7座,水闸5个,护坡工程300余米,爱心超市一座。

美化绿化整治村庄环境。连续四年的植树节,市保密局副局长周江洪协调市农科院捐送树苗,先后由局长李德民、陈敏,市交投集团董事长毛爱方、总经理陈顺平,区委常委、公安局长吴惟带队组织机关干部到驻村开展义务植树活动,共植树400多棵,为绿满刘溪村作出贡献。投入28万元改建厕所7个,2万多元购买垃圾桶等整治环境设备,机械整治卫生10多万元。组建环卫工人队伍,大力宣传开展爱国卫生运动,美化村庄环境。

一心抗疫 圆梦小康

面对新冠肺炎疫情,驻村工作队迅速转变角色,充分发挥抗疫战贫先遣队作用,不停顿不大意不放松,抓紧抓实抓细推进抗疫战贫双促进两不误。

慎终如始抓好疫情防控。刘溪村卡口是附近村湾进出必经之路,9个村中就有5个村曾有确诊病例或疑似病例,抗疫任务非常艰巨。适应防控新形势,在前期防控基础上,4月2日,以村委会的名义在村湾下发张榜防控公告,并提了四点要求:继续实行严格封闭管理。对全体村民要严格标准,坚持“非必要不外出”,进出刘溪村身份必问、体温必测、信息必录、口罩必戴,确保管而有效。村民不得聚餐和聚集。加强境外返乡人员管理 ,堵住漏洞,严防输入。4月7日,区纪委和街道政法委胡书记一行人到村检查疫情防控工作,要求全村只留刘溪村卡口一个进出口,其余所有进出口全部封死,加大疫情防控力度。根据上级指示精神,驻村工作队、区文旅局下沉干部全力配合村委会,安排专人除留一个卡口外,其余进出口又重新封死。期间,新洲区委常委、公安局长朱新刚多次带队到村检查疫情防控和脱贫攻坚工作。在驻村工作队下沉期间的1个多月,刘溪村卡口共对802人次进行测温、登记、扫码、宣传。由于措施得力,在疫情防控期间本村一直是无疫情村。

尽全力复工复产不负春。为复工复产提供资金支持,疫情期间,3家帮扶单位分别向村里捐赠10000元资金用于刘溪村抗疫购买防护和春耕备耕物资。3月23日,驻村工作队和村委会一起与旧街城楼寨茶厂王总协商,组织本村25名(含2名贫困人口)村民,由刘望爱副主任带队到城楼寨茶园采摘茶叶,茶厂包吃包住,采摘1斤新鲜茶叶人工费20元,最多的每天能采摘6斤以上,并做好疫情防护措施。3月31日,旧街城楼寨茶厂采取点对点包车方式送采摘茶叶的村民回村。4月2日和3日组织村民打扫村黄金茶基地摊茶车间,并架起用于摊茶的工具。4月9日,新洲区委书记赵利洪一行人到刘溪村现场考察扶贫产业项目—黄金茶基地,对引进企业参与扶贫项目这个模式非常赞赏,对克服疫情影响保障扶贫产业项目正常运转和脱贫攻坚工作给予了充分肯定。1个多月来,驻村工作队、下沉干部与村委会一起协调长期外出打工的110名村民办理好相关手续,保证大多数村民离村奔赴自己打工地点,截止5月29日,协调全村所有人进行了核酸检查。清明前后,种瓜得瓜种豆得豆。有条不紊组织村民有力有序地开展春耕春播工作。组织村民采摘黄金茶共计399.5斤鲜活茶叶,并及时送往城楼寨茶厂加工。组织200人次村民对黄金茶基地锄草和浇水。

认真宣传落实疫情政策。3月31日,驻村工作队员集中原原本本学习近平总书记2020年3月6日在决战决胜脱贫座谈会上的讲话,以及市扶贫办下发的《关于深入学习落实疫情期间出台的涉及脱贫攻坚相关政策文件的通知》和《关于进一步做好疫情期间全区贫困人口统计和帮扶工作的通知》(新扶攻办〔2020〕4号)。并采用不同方式向每1户贫困户宣传新冠疫情出台的涉及贫困户相关政策措施。利用1个星期时间,对16户贫困户采取电话、带口罩到门口不进屋与贫困户相距1米以上通过交谈进行摸排,无一例染疫。稳步推进疫情期间脱贫攻坚政策的落实。疫情期间村集体向16户贫困户发放生活补贴,每户300元,共4800元;为受疫情影响外出务工贫困人口发放补助每人200元,共计3400元;落实交通补贴市内每人300元,共14人计4200元,市外每人500元共3人计1500元,共计5700元;为贫困人口54人每人100元发放消费卷,共计5400元。

百计千心助农产品外销。因受疫情影响,驻村养鸭专业户刘耀华有10000余枚盐鸭蛋在家不能出售,心里非常着急,驻村工作队员徐伟得知此消息之后,多次与阳逻翰林社区支部书记董小杰沟通,采取点对点的方式,发挥抗疫志愿红战斗队的作用,发动社区居民自愿购买一空。两天时间积压的15000多枚盐鸭蛋都被居民自愿购买,既解决了盐鸭蛋滞销,又改善小区居民吃到便宜纯天然盐鸭蛋难的问题(0.8元1个),实现双赢,为新洲区克服疫情影响,改善居民生活质量,拓展了一个好的路子,被新洲区华信传媒进行全程专题报道。疫情期间,村委会和驻村工作队协调本村扶贫企业城楼寨茶厂刘溪村基地销售黄金茶叶49斤。全年开展消费扶贫活动,共为刘溪村销售莲米、花生、咸鸭蛋、黄金茶等农产口价值约20余万元,为村民和村集体带来实实在在的收入。

下一步,武汉市国家保密局将继续与市交投集团、新洲区公安分局一起,用心领会、用情感悟、用力践行习近平总书记在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善作善成做好抗疫战贫工作,不断巩固拓展脱贫成果,接续乡村振兴,为追梦圆小康而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