织密保密安全防护网为税收事业保驾护航

2022-10-11 15:27
来源: 江岸区

近年来,国家税务总局武汉市江岸区税务局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总体国家安全观为指引,将保密安全落实到税收工作的每一个环节,扎实织密保密安全防护网,为江岸税收事业稳步向前发展提供了安全保障。

一、以组织领导为保障,扛牢新时代保密工作责任

税收工作关乎国家经济安全和纳税人切身利益,区税务局始终以习近平总书记新时代总体国家安全观为引领,坚持党管保密,切实履行好维护党和国家秘密安全的重大政治责任。一是学习重要理论。今年以来,在党委会、局长办公会、局务会、保密委员会等重要会议中,区税务局领导班子先后学习习近平总体国家安全观、《国家保密法》以及税务总局有关保密规定10余次,将保密法律法规、规章制度、警示案例纳入学习重要内容,准确把握新时代保密工作的指导思想和目标要求。二是开展专题研究。今年以来区税务局党委领导班子主动听取保密工作情况汇报5次分别在党委会、中心组学习会、局长办公会、局务会、保密委员会等不同会议对保密工作进行研究部署听取保密工作汇报,解决工作中存在的短板和问题,先后就迎接税务总局、省局、市局“进驻式”保密检查、区保密局保密检查进行动员和部署,督促各项工作落到实处。三是明确工作职责。区税务局明确区局主要负责人担任保密委员会主任,分管办公室(党委办公室)工作的局领导担任副主任,局内各单位主要负责人为保密委员会成员成员由局内各单位兼职保密干部担任,保密岗位设置为AB角,确保保密工作不断档。区税务局保密委员强化了保密工作的组织领导,自上而下将保密工作责任层层落到实处

二、“四个强化”为抓手探索保密管理新机制

区税务局按照“落实制度、加强管理、守住秘密”的工作思路,探索保密管理新机制,不断推进保密工作向着规范化、制度化方向发展。强化制度约束区税务局根据工作需要,制定了涉密人员管理制度、涉密人员保密教育制度、定密工作制度等一些列保密工作制度,将各领域、各环节保密工作具体要求、操作规范予以明确。如涉及对外提供税收数据的材料,必须经过保密审查,方可外提供,坚决遵循“一事一审”和“先审查后公开”等原则,由风险管理部门、办公室、局领导层层审批并把关审核通过后,由保密员专人实施。二是强化绩效考核。区税务局每年在制定绩效目标考核任务时,将国家秘密和工作秘密管理、定秘管理和保密自查自评工作督查的内容作为保密工作绩效考评的关键点,根据工作目标任务量化赋分、分解到岗、具体到人,年终严格按照绩效目标考核结果兑现奖惩。通过量化考核,有效促进了各单位各部门牢牢将保密责任扛牢在肩、落到实处。三是强化日常管理。在人员管理方面,区税务局要求涉密岗位人员填报《涉密人员审批表》,签订《涉密人员保密承诺书》等,要求工作中严格按照保密规定办理涉密公文、涉密事项和敏感事项。对离任涉密人员进行离岗保密谈话提醒,同时签定脱密期一年的《涉密人员离岗保密承诺书》,使上岗、离岗涉密人员自觉履行保密义务和责任。在硬件方面,税务保密要害部门设在安全控制区域,安装了视频监控、密码文件保险柜、红外报警等保密安全装置,同时配备安全值班员,无关人员不得进入因工作需要,区局配备了符合保密要求的专用计算机一台,同时安装红黑电源隔离插座等设施设备。四是强化风险防控。区税务局严格按照市税务局、区保密局有关要求深入开展自查自纠,对泄密安全隐患做到早发现、早处置。组织全体干部职工对照保密工作各项标准进行逐一自查,对微信等社交媒体使用情况进行了全员核查,并全员签订了保密工作承诺书400余份,做到不漏一人。通过自查自纠,干部的保密意识和责任进一步增强,苗头性泄密风险及时得到有效防控。

三、以教育培训为契机不断提升保密工作质效

区税务积极开展保密教育培训,不断促使干部职工主动掌握与岗位相匹配的保密知识,增强保密安全意识,让保密意识入脑入心。一是开展实地培训近两年,区税务局组织税务干部60余人次赴武汉大学湖北省保密实训平台)开展保密工作培训,通过实地参观、专家授课等活动,进一步提高保密工作的理论基础和实践能力二是开展迎检培训。今年以来,区税务局就迎接上级保密工作检查开展专题培训3次,培训对象涵盖涉密人员、保密要害部门人员,通过分析个别典型案例,进一步提高干部的保密意识和工作能力三是开展宣教培训。区税务局通过组织专题授课、积极承接拍摄“保密故事大家讲”微视频等活动,不断丰富保密宣传教育月活动内容,引导干部积极参与,不断强化全员保密意识。通过一系列教育培训,全局干部职工明规矩、知敬畏、守底线的保密意识进一步增强,严守税务工作秘密已经为自觉行动。

区税务局持续推进保密工作规范化管理、制度化,为税收事业保驾护航,以优异的的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