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密审查历险记

2012-04-27 10:19
来源: 武汉市保密局

  事情发生在春节前夕,当时,某县政法委即将召开年度工作会议,准备将一份上级下发的涉密文件印发给与会代表学习讨论。按照涉密载体管理的有关规定,要转发涉密文件资料必须向发文机关或者其上级单位申请,履行相应的审查批准手续后才能转发。

  但是,该县政法委办公室负责文秘的同志担心漫长的审批程序,会影响会议如期召开,便向办公室领导做了专题汇报,经领导同意,决定采取“技术”手段处理涉密文件。他们把文件上方的密级标志删掉后,将文件送到县委保密审查为自己的违规行为找到合理借口,推卸责任。县委保密办的同志遵照特事特办、急事急办的原则,立即对该文件进行保密审查。在审查过程中,县委保密办的同志发现,该文件的字里行间传递着敏感信息。为慎重起见,他们一边认真查阅国家有关定密范围的规定,一边向政法委的同志反复核实原文的有关情况。最后,在他们的执著追问下,政法委办公室的同志终于说出了私自解密的实情。
  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这位保密办主任感慨地说:“差一点儿就跳进了别人挖的坑。这次,是对保密审查的责任心救了我们。“确实,若当时不认真细致地追查,轻易出具审查通过的文字材料,一旦出事,县保密办也将难辞其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