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心手机变成“窃听器”

2008-10-29 19:46
来源: 武汉市保密局

  随着手机使用量的加大,泄密问题随之增多。因为手机不论处在通话、待机或关机状态,都会泄密,越来越多的国家对此开始注意和警惕。近日,国防大学科技与装备教研室教授来大光撰文,讲述了手机的通信原理。

 

  手机通话状态下泄密

  从手机的通信原理可以知道,手机的通信过程就是使用手机把语言信号传输到移动通信网络中,再由移动通信网络将语言信号变成电磁频谱通过通信卫星辐射漫游传送到受话人的电信网络中,受话人的通信设备接收到无线电磁波,转换成语言信号接通通信网络。因此,手机通信是一个开放的电子通信系统,只要有相应的接受设备,就能够截获任何时间、任何地点,接受任何人的通话信息。
  手机通信导致失泄密的例子很多。如在俄罗斯的车臣战争期间,俄空军预警机截获了车臣分裂主义领导人杜达耶夫与居住在莫斯科的战争调节人——俄罗斯国家杜马前议长哈兹布拉托夫之间的手机通信,在全球定位系统的帮助下准确的测出了杜达耶夫所在位置的坐标,几分钟之后,俄罗斯空军飞机在距目标40公里的地方发射了两枚反辐射导弹,导弹循着电磁波方向击中了杜达耶夫正在通话的小楼。
  今年3月,本.拉登的得力助手阿布.祖巴耶达赫也是因为使用手机暴露了藏身之地而落网。美国一直抓不住拉登,就是因为其从不使用手机,所以查无踪迹。

  手机在待机状态下失泄密

  有关专家指出,,即使手机在待机状态也并非绝对安全。因为在待机状态时,手机也要与通信网络保持不间断的信号互换。在这些过程中产生电磁频谱,人们很容易利用侦察监视技术发现、识别、监视和跟踪目标,并且能对目标进行定位,从中获得有价值的情报。目前,我国市面上的移动电话芯片基本上都是进口产品。据有关专家介绍说,一些手机具有隐蔽通话功能,可以在不响铃、也没有任何显示的情况下由待机状态转变为通话状态,从而将周围的声音发射出去。土耳其国家情报署长阿塔沙昆就曾经说过,即使使用者不使用手机,但如果保持待机状态,也即可通过简单电信暗码,遥控打开手机的话筒,窃听话筒有效范围内的任何谈话。

  手机在关机状态下失泄密

  据有关专家介绍,手机在关机状态下的失泄密有两种情况,一种情况是使用者关闭手机,持有特殊仪器的专家,仍可遥控打开手机的话筒,继续窃听话筒有效范围内的任何谈话。也就是说,使用者只要将手机放在身边,就毫无秘密可言。另一种是在手机制造过程中就在芯片中植入接收和发送功能。因此,这种手机虽然没有开机或不是待机状态,但只要有电池,手机上的接收装置就能将其有效范围内的话音信息接收到,并可随时发送出去,并通过地球同步卫星上的中继站或周边盟国的中继站,将信息传递到本国或盟国的地面处理系统。因此专家指出,唯一的保密办法就是在必要时将手机的电池取出,彻底断绝手机的电源,不然就将手机放在远离谈话场所的地方,避免遭到窃听。所以,一些发达国家的情报部门、军方和重要政府部门,都禁止在办公场所使用移动电话,即使是关闭的手机也不允许带入。

  我国信息安全面临严峻挑战

  手机在给人们的生活带来方便的同时,也给国家的安全带来隐患。尤其是在关系国家秘密的特殊部门,手机已成为不容忽视的一大泄密隐患。
  有关研究资料表明,从中国打出的电话或者从外国打到中国的电话也容易被窃听。如果这些电话通过中国自己发射的卫星传送,一些国家可以依赖日本北部三泽航空基地进行窃听。美国最新利用“猎户座”系列间谍卫星跟踪微波传输,通过这种手段,就可能窃听到中国内陆电话。美国安全局后来发现,利用北极上空的卫星,在美国便可以窃听到中国以及其他国家的手机信号。而窃听中国最主要的目标还是窃取中国的战略情报。如此看来,信息时代的国家安全不容忽视的一个问题是信息安全,而小小的手机正是关系到国家信息安全的大问题。
  随着手机使用量的加大,泄密问题随之增多。因为手机不论处在通话、待机或关机状态,都会泄密,越来越多的国家对此开始注意和警惕。近日,国防大学科技与装备教研室教授来大光撰文,讲述了手机的通信原理。

  手机通话状态下泄密

  从手机的通信原理可以知道,手机的通信过程就是使用手机把语言信号传输到移动通信网络中,再由移动通信网络将语言信号变成电磁频谱通过通信卫星辐射漫游传送到受话人的电信网络中,受话人的通信设备接收到无线电磁波,转换成语言信号接通通信网络。因此,手机通信是一个开放的电子通信系统,只要有相应的接受设备,就能够截获任何时间、任何地点,接受任何人的通话信息。
  手机通信导致失泄密的例子很多。如在俄罗斯的车臣战争期间,俄空军预警机截获了车臣分裂主义领导人杜达耶夫与居住在莫斯科的战争调节人——俄罗斯国家杜马前议长哈兹布拉托夫之间的手机通信,在全球定位系统的帮助下准确的测出了杜达耶夫所在位置的坐标,几分钟之后,俄罗斯空军飞机在距目标40公里的地方发射了两枚反辐射导弹,导弹循着电磁波方向击中了杜达耶夫正在通话的小楼。
  今年3月,本.拉登的得力助手阿布.祖巴耶达赫也是因为使用手机暴露了藏身之地而落网。美国一直抓不住拉登,就是因为其从不使用手机,所以查无踪迹。

  手机在待机状态下失泄密

  有关专家指出,,即使手机在待机状态也并非绝对安全。因为在待机状态时,手机也要与通信网络保持不间断的信号互换。在这些过程中产生电磁频谱,人们很容易利用侦察监视技术发现、识别、监视和跟踪目标,并且能对目标进行定位,从中获得有价值的情报。目前,我国市面上的移动电话芯片基本上都是进口产品。据有关专家介绍说,一些手机具有隐蔽通话功能,可以在不响铃、也没有任何显示的情况下由待机状态转变为通话状态,从而将周围的声音发射出去。土耳其国家情报署长阿塔沙昆就曾经说过,即使使用者不使用手机,但如果保持待机状态,也即可通过简单电信暗码,遥控打开手机的话筒,窃听话筒有效范围内的任何谈话。

  手机在关机状态下失泄密

  据有关专家介绍,手机在关机状态下的失泄密有两种情况,一种情况是使用者关闭手机,持有特殊仪器的专家,仍可遥控打开手机的话筒,继续窃听话筒有效范围内的任何谈话。也就是说,使用者只要将手机放在身边,就毫无秘密可言。另一种是在手机制造过程中就在芯片中植入接收和发送功能。因此,这种手机虽然没有开机或不是待机状态,但只要有电池,手机上的接收装置就能将其有效范围内的话音信息接收到,并可随时发送出去,并通过地球同步卫星上的中继站或周边盟国的中继站,将信息传递到本国或盟国的地面处理系统。因此专家指出,唯一的保密办法就是在必要时将手机的电池取出,彻底断绝手机的电源,不然就将手机放在远离谈话场所的地方,避免遭到窃听。所以,一些发达国家的情报部门、军方和重要政府部门,都禁止在办公场所使用移动电话,即使是关闭的手机也不允许带入。

  我国信息安全面临严峻挑战

  手机在给人们的生活带来方便的同时,也给国家的安全带来隐患。尤其是在关系国家秘密的特殊部门,手机已成为不容忽视的一大泄密隐患。
  有关研究资料表明,从中国打出的电话或者从外国打到中国的电话也容易被窃听。如果这些电话通过中国自己发射的卫星传送,一些国家可以依赖日本北部三泽航空基地进行窃听。美国最新利用“猎户座”系列间谍卫星跟踪微波传输,通过这种手段,就可能窃听到中国内陆电话。美国安全局后来发现,利用北极上空的卫星,在美国便可以窃听到中国以及其他国家的手机信号。而窃听中国最主要的目标还是窃取中国的战略情报。如此看来,信息时代的国家安全不容忽视的一个问题是信息安全,而小小的手机正是关系到国家信息安全的大问题。
  随着手机使用量的加大,泄密问题随之增多。因为手机不论处在通话、待机或关机状态,都会泄密,越来越多的国家对此开始注意和警惕。近日,国防大学科技与装备教研室教授来大光撰文,讲述了手机的通信原理。

  手机通话状态下泄密

  从手机的通信原理可以知道,手机的通信过程就是使用手机把语言信号传输到移动通信网络中,再由移动通信网络将语言信号变成电磁频谱通过通信卫星辐射漫游传送到受话人的电信网络中,受话人的通信设备接收到无线电磁波,转换成语言信号接通通信网络。因此,手机通信是一个开放的电子通信系统,只要有相应的接受设备,就能够截获任何时间、任何地点,接受任何人的通话信息。
  手机通信导致失泄密的例子很多。如在俄罗斯的车臣战争期间,俄空军预警机截获了车臣分裂主义领导人杜达耶夫与居住在莫斯科的战争调节人——俄罗斯国家杜马前议长哈兹布拉托夫之间的手机通信,在全球定位系统的帮助下准确的测出了杜达耶夫所在位置的坐标,几分钟之后,俄罗斯空军飞机在距目标40公里的地方发射了两枚反辐射导弹,导弹循着电磁波方向击中了杜达耶夫正在通话的小楼。
  今年3月,本.拉登的得力助手阿布.祖巴耶达赫也是因为使用手机暴露了藏身之地而落网。美国一直抓不住拉登,就是因为其从不使用手机,所以查无踪迹。

  手机在待机状态下失泄密

  有关专家指出,,即使手机在待机状态也并非绝对安全。因为在待机状态时,手机也要与通信网络保持不间断的信号互换。在这些过程中产生电磁频谱,人们很容易利用侦察监视技术发现、识别、监视和跟踪目标,并且能对目标进行定位,从中获得有价值的情报。目前,我国市面上的移动电话芯片基本上都是进口产品。据有关专家介绍说,一些手机具有隐蔽通话功能,可以在不响铃、也没有任何显示的情况下由待机状态转变为通话状态,从而将周围的声音发射出去。土耳其国家情报署长阿塔沙昆就曾经说过,即使使用者不使用手机,但如果保持待机状态,也即可通过简单电信暗码,遥控打开手机的话筒,窃听话筒有效范围内的任何谈话。

  手机在关机状态下失泄密

  据有关专家介绍,手机在关机状态下的失泄密有两种情况,一种情况是使用者关闭手机,持有特殊仪器的专家,仍可遥控打开手机的话筒,继续窃听话筒有效范围内的任何谈话。也就是说,使用者只要将手机放在身边,就毫无秘密可言。另一种是在手机制造过程中就在芯片中植入接收和发送功能。因此,这种手机虽然没有开机或不是待机状态,但只要有电池,手机上的接收装置就能将其有效范围内的话音信息接收到,并可随时发送出去,并通过地球同步卫星上的中继站或周边盟国的中继站,将信息传递到本国或盟国的地面处理系统。因此专家指出,唯一的保密办法就是在必要时将手机的电池取出,彻底断绝手机的电源,不然就将手机放在远离谈话场所的地方,避免遭到窃听。所以,一些发达国家的情报部门、军方和重要政府部门,都禁止在办公场所使用移动电话,即使是关闭的手机也不允许带入。

  我国信息安全面临严峻挑战

  手机在给人们的生活带来方便的同时,也给国家的安全带来隐患。尤其是在关系国家秘密的特殊部门,手机已成为不容忽视的一大泄密隐患。
  有关研究资料表明,从中国打出的电话或者从外国打到中国的电话也容易被窃听。如果这些电话通过中国自己发射的卫星传送,一些国家可以依赖日本北部三泽航空基地进行窃听。美国最新利用“猎户座”系列间谍卫星跟踪微波传输,通过这种手段,就可能窃听到中国内陆电话。美国安全局后来发现,利用北极上空的卫星,在美国便可以窃听到中国以及其他国家的手机信号。而窃听中国最主要的目标还是窃取中国的战略情报。如此看来,信息时代的国家安全不容忽视的一个问题是信息安全,而小小的手机正是关系到国家信息安全的大问题。